2015/12/08

結果一頓下午茶就把書看完,感想如下。

1) 以奧運 (1988)、冬季奧運 (2018) 和世足 (2002) 為例,台北的世大運 (2017) 作為把某件事提升到一定水平的檢核點,這應該會是好的方向。韓國據說在漢城奧運前一年 (1987) 才把全國的 PSTN 骨幹搭建完畢,以當時台灣的水平來看,這是很不可思議的(編按:這我就不懂了)。

若以2017年台北世大運而言,一來賽會水平本來就遜於奧運,二來執行長更換之後,新執行長也是事務派,對於透過賽會來帶動特定城市意象發展,現在方向不明。那個年頭,奧運有國際媒體和轉播可以作為主要舞台,但2017年,什麼是主要舞台,想講什麼關於台北的故事?真的還看不出來一個清晰,有力的面貌。

2) 如何在國際場域透過對方的映照來凸顯和定位自己,例如在被北緯38度線切開的韓國和朝鮮是很明顯的。我們從諸多NASA釋出的高空夜間衛星影像,南邊是一片亮,北邊是一片暗,這就能看得出南北之間的巨大差距。這雖然是歷史的「悲劇」,但對韓國的形象建立,是非常有力的。

那麼從台北(或台灣)的角度來看,在邁入2016年後,什麼樣的資訊社會發展潮流,是和鄰近國家(或經濟體)的最大差異?這差異在目前「竹科幫」的圈子之間,看似熱絡共舉的 "Internet of Things" 的發展過程中,能突顯出來嗎?

3) Korea Telecom(後改名KT)1980年代為了國際化,高管人員大幅度移地「訓練」,地點是美國的科羅拉多州,為期四到六個月。目前台灣電信業者的高層,是否有這種機會「進修」?

4) OECD, ITU 的訊息水管相當有助於韓國持續在國際通訊社會建立本國精通資通訊以及發展良好的形象。那麼台灣若沒有 OECD, ITU 的舞台,這年頭的舞台是什麼?自己搭,還是跟人一起搭?跟人怎麼一起搭?新的舞台如何在十年內慢慢讓老觀眾願意轉台,最後和舊舞台平起平坐?

5) 漢城奧運前的有不少國際會議和駐村駐點的計畫,特別廣邀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傳播學者等進駐漢城。這件二十七年前的老事,台北市世大運辦公室看的懂嗎?科技部看的懂嗎?文化部呢?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